雞群吐水,找對病因才能精準治療! |
來源:網絡 發布日期:2021/12/28 點擊次數:3077 |
雞群吐水,找對病因才能精準治療! 養雞的朋友都了解,雞的消化道比較短,需要不斷攝入食物,來補充營養。而胃是上下相通,當消化道出現病變,就可能出現上下不通,導致雞出現”吐水“現象。而近期很多雞場的朋友都說,最近經常會發生雞群吐水現象,我們會看到雞出現口流粘液或者在料槽中看到成片的濕料,這是雞吐水打濕的飼料。吐水的原因有很多,所以我們找準病因才是對癥下藥的第一步。 1、嗉囊炎 雞群嗉囊感染了白色念珠菌,念珠菌病也稱為嗉囊炎,是由白色白念珠菌引起的囊嗉真菌病。病雞感染后,食采減少或不增,偏瘦,嗉囊食積不下,解剖發現囊嗉黏膜散有在或密集的乳白色菌落斑塊,成形白色偽膜,嗉囊色顏變淺,嗉囊內壁炎癥感染,致導粘液逆流吐出。防治方案: 加強飼養管理,定時定量飼喂全價易消化的飼料,不間斷地供給飲水,根據雞日齡大小保持合適的溫濕度和飼養密度,合理細致地調配飼料;同時,在育雛時注意觀察采食量,合理安排喂食次數,及時清除雞舍的異物,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關鍵。 2、腺肌胃炎 一般在前期15日齡前預防好腺胃炎,后期很少再發生,但是如果20日齡后,雞群超料多于正?;A量又沒有及時控料,雞群吃多了,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未消化的飼料小顆粒在嗉囊和胃腸停留時間長,就很容易造成雞群發生腺胃炎,一般中后期有了腺胃炎,雞群又出現吐水的現象。 防治方案: 選用優質飼料原料,飼料中添加脫霉劑。保證水源清潔,定期對飲水管線進行消毒,可以在飲水中加入酸化劑調節水質。加強飼養管理,改善雞舍環境,減小環境應激。雞群轉出或淘汰后要徹底清理雞舍,徹底消毒,防治舍內有殘留物??措u舍溫,防治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的應激,尤其要注意濕度適宜;關注采食情況,實施凈槽、頓飼管理技術; 3、霉菌毒素中毒 飼料中的玉米發生霉菌,滋生的鐮刀菌,黃曲霉菌等,產生的嘔吐毒素,黃曲霉毒素,當雞攝入過量的變質飼料,就會出現霉菌毒素中毒現象,表現為吐水,腹瀉等問題。解剖以后,有雞內金潰瘍嚴重,腺胃水腫,松弛等癥狀。 防治方案: 不用霉變的飼料,在天熱棚舍濕度大的情況下,飼料中要加脫霉劑進行脫霉脫毒,和在飲水中加入脫霉和酸化劑,以保證飼料和飲水的干凈衛生。 4、雞群發生慢性新城疫或病毒性疾病 多數病毒性雞病,都會導致雞體溫快速上升,飲水量增多。這點在新城疫上表現的最為明顯,當雞發生新城疫后,采食量下降,拉綠色糞便,口吐粘稠液體。 防治方案: 一般雞群過了30天,21天免疫的抗體水平消耗的差不多,建議在28-29天加強提高雞群免疫力,防治中后期因發生非典型新城疫造成吐水、吃料不增、癱雞、軟脖子和綠便等情況。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,還有飼料的粉化率太高,飼料酸敗、發生腸道疾病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雞群吐水,建議選購好的飼料,給雞飲用干凈的水、同時預防好腺胃炎和腸炎等疾病以及保護好肝臟,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雞群吐水的情況,讓雞群發揮最佳生長速度和生產性能,這樣才能有好的養殖效益。 |
上一條: 肉雞肺損傷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 |
下一條: 雞互啄、雞吃雞蛋是為什么 |